在全球瞬息万变的局势中,重要新闻时刻影响着各国政治、经济与社会发展。我们为您精心盘点昨夜今晨的国际热点事件,带您快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关键动态与趋势。
美机构提起集体诉讼 请求法院恢复被撤销签证国际学生的合法身份
美国民权组织“公民自由联盟”分支机构1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提起集体诉讼,要求联邦法院恢复特朗普政府时期被撤销签证的国际学生合法身份。据美联社调查,3月底以来已有至少170所高校的1075名学生因此受影响。诉讼旨在推翻此前针对留学生的签证限制政策。
日本东京都前知事:美关税政策将致世界经济衰退
日本东京都前知事舛添要一警告称,美国滥施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导致世界经济衰退,呼吁美方反省。他指出美国以关税为谈判手段的做法不可取,强调支持自由贸易的国家需携手维护全球经济体系。古巴经济学家罗梅罗批评美国单边加税损害其国际信誉,破坏多边贸易体系,并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负面影响。两国专家均认为保护主义政策将危及全球繁荣。
两日内连续施压 特朗普再次喊话美联储降息
美国总统特朗普两日内连续施压美联储,18日再次公开喊话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,并暗示可能撤换鲍威尔。此前鲍威尔明确表示不会因市场波动紧急救市,引发特朗普强烈批评。特朗普同时透露美乌有望达成协议。此次公开施压凸显白宫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分歧持续加剧。(135字)
卡塔尔首相与伊朗外长举行会谈 讨论加强双边合作
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4月18日在莫斯科会晤,双方就深化双边合作、巴以局势等共同关切议题展开讨论。穆罕默德强调卡塔尔将继续与地区及国际伙伴协作,致力于缓解冲突、推动地区和平稳定。此次会谈凸显了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协调意愿。(135字)
联合国工发组织:美国滥施关税的做法是错误的
联合国工发组织4月18日发文批评美国滥施关税政策,指出此举将损害全球经济增长,推高工业成本,削弱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,并扰乱产业链。文章强调保护主义会减少就业、阻碍减贫,加剧地缘紧张,呼吁各国加强合作构建公平可持续的全球经济体系,而非设置贸易壁垒。工发组织总干事敦促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创共赢,避免保护主义危害长期繁荣。
黎真主党领导人:不会让任何人解除真主党武装
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伊姆·卡西姆18日发表电视讲话,谴责以色列为“扩张主义实体”,强调其野心涵盖控制整个黎巴嫩。他称驱逐以色列占领是首要任务,真主党将适时采取行动应对以方侵犯。卡西姆坚决反对解除武装的呼吁,称此类要求服务于以色列利益,并警告将打击任何试图解除真主党武装的行为。他呼吁黎官员抵制美国压力,支持政府军事决策,同时希望伊美会谈取得积极成果。(135字)
美国防部宣布整合驻叙美军部队 将减少至不足千人
美国防部宣布将整合驻叙美军部队,未来数月驻军规模将缩减至不足千人。此举延续了特朗普政府从叙撤军的政策倾向,但此前美方撤军计划曾多次反复。美国自2011年叙内战爆发后以反恐为由驻军,并支持库尔德武装控制叙东部地区。值得关注的是,2024年底叙政府更迭后,美方披露的实际驻军人数(约2000人)远超此前宣称的900人规模。
2025年中国-法国经贸合作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法国推介会举行
2025年中法经贸合作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法国推介会18日在巴黎举行。活动由中国贸促会驻法代表处主办,中法工商界代表出席并致辞。与会者回顾了中法建交60年经贸成果,强调在当前全球形势下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紧迫性,呼吁深化航空航天、绿色能源等领域合作,共同维护公平贸易环境。会议重点推介了第三届链博会,该平台将助力企业把握新机遇,推动产业链向韧性、可持续和智能化转型。活动展现了中法工商界深化合作、共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共同愿望。
厄瓜多尔西部武装袭击事件已致12人死亡
厄瓜多尔马纳比省17日深夜发生严重武装袭击事件,已造成12人死亡。事发地点位于该省与圣多明各-德洛斯查奇拉斯省交界处,武装分子闯入当地一家斗鸡场并向人群开枪,随后劫走2万美元现金。警方正就案件展开进一步调查。此次袭击再次凸显厄瓜多尔部分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。
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通话 讨论双边贸易
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于4月18日举行电话会谈,重点讨论双边贸易合作事宜。双方还就乌克兰和平谈判进程及中东地区安全局势交换了意见。此次通话旨在加强美英两国在经济与安全领域的协调合作。(135字)
特朗普出招将更多联邦公务员置于总统控制之下
特朗普宣布推动联邦公务员体制改革,计划将数千职业雇员岗位转为政治委任角色。他重申总统拥有解聘高级文职人员的权力,新规将明确政策类雇员需符合最高行为标准,不配合总统政策或涉腐者将被解职。此举旨在扩大总统对联邦政府的控制力。
俄废除与挪威等三国签署的有关在巴伦支海开展合作协议
俄罗斯政府18日宣布废除与挪威、瑞典和芬兰签署的两项巴伦支海合作协议,包括2007年成立国际巴伦支秘书处的协议和2008年关于预防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政府间协议。该决定由俄总理米舒斯京16日签署生效,标志着俄罗斯与北欧三国在该地区的合作机制正式终止。这一举措可能对巴伦支海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产生重要影响。
援乌或将不设限?德国欲供乌“金牛座”导弹遭俄方警告
德国计划向乌克兰提供射程500公里、具备隐身性能的“金牛座”巡航导弹,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公开表示支持。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7日警告称,此举将被视为德国直接参与俄乌冲突,德方需承担一切后果。该导弹穿透力强,或将改变战场态势,引发俄方强烈反应。(150字)
白宫证实:特朗普正研究是否解雇鲍威尔
白宫证实特朗普团队正研究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可能性,双方矛盾因货币政策分歧持续升级。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鲍威尔坚持加息政策,并有意让前理事沃尔什接任,但财政部长等人反对此举。鲍威尔任期至2025年5月,若遭罢免或引发法律对抗。美联储独立性受政治干预威胁可能加剧市场动荡,当前利率维持在4.25%-4.50%区间。哈塞特指责美联储对拜登支出政策“沉默”,但强调特朗普政策正推动经济改善。(135字)
巴西农业部长:美关税政策下 金砖国家应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
巴西农业部长法瓦罗呼吁金砖国家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,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。作为今年金砖轮值主席国,巴西在4月17日举行的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上强调,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促使金砖国家更加团结,共同寻求新的贸易机遇。与会代表一致认为,金砖国家间应深化农产品贸易合作,以抵消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受特朗普关税影响,沃尔沃将在美国裁员800人
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,沃尔沃集团宣布将在美国三家工厂裁员550-800人,涉及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等地。该公司表示,重型卡车订单受市场需求下降、监管变化及关税冲击影响,需调整生产规模。沃尔沃在北美拥有近2万名员工,此次裁员是汽车行业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又一反应。经济学家警告,不稳定的贸易政策正加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。
西班牙、埃及等多国议长出席会议 声援巴勒斯坦
摘要速览:4月18日,声援巴勒斯坦议会小组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,西班牙、埃及、卡塔尔等多国议长及议员参会,共同谴责以色列暴行。与会代表强调,保障巴勒斯坦人民有尊严、安全的生活对地区稳定至关重要,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强有力行动支持巴勒斯坦,并要求以色列承担相应责任。
特朗普:若俄罗斯或乌克兰对达成协议推三阻四 美国就会“撒手”
特朗普警告俄乌若拖延和平协议将退出调停。4月19日,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表示,若俄乌任何一方为达成协议设置障碍,美国将终止斡旋。他强调虽未设定具体期限,但需看到双方“结束冲突的热切意愿”。此前俄罗斯结束对乌能源设施停火,特朗普称目前观察到两国均有谈判诚意,但若发现拖延将立即撤出调停努力。
白宫寻求将一众金融监管机构纳入管控 SEC、美联储均受影响
白宫最新文件显示,自4月22日起,SEC、CFTC等数十个独立监管机构将被纳入白宫管控范围,所有新规需经特朗普盟友批准。此举依据特朗普2月签署的行政令,旨在终结监管机构独立性,涵盖金融、能源等领域。美联储监管职能也将受审查,但货币政策保持独立。该政策可能面临法律挑战,最高法院正审议相关判例。若成功,特朗普或获得更大行政权力,包括对美联储主席的人事任免权,但短期内难以改变货币政策走向。(149字)
近东救济工程处称其加沙115个避难所中居住超9万流离失所者
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18日表示,其管理的加沙地带115个避难所已收容超9万名流离失所者。自3月18日停火谈判破裂后,以军重启大规模袭击并封锁援助物资,导致人道危机加剧。联合国数据显示,冲突升级已造成近42万人新增流离失所,援助受阻使当地局势持续恶化。(135字)
“生死局”将至 特朗普这次真急了
特朗普面临关键政治危机,近期举动显示其紧迫感加剧。随着“生死局”临近,这位前总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手段应对压力,包括频繁公开表态和加快法律团队行动。分析人士指出,当前局势可能决定其政治前途,特朗普团队正全力争取扭转不利局面。此次危机被外界视为其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。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
有话要说...